地球热量流失?研究表明:地核正在冷却,速度比预想的要快

地球热量流失?研究表明:地核正在冷却,速度比预想的要快

高温地核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地核中大量液态金属受自转影响,会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流动模式,从而让地球产生了强大的磁场。

地球磁场能抵御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侵袭,能保护地球生物健康繁衍,一旦没有磁场,地球会怎样?

大气层在太阳风的作用下会被逐渐剥离,植物因空气稀薄开始枯萎,食草动物纷纷死亡,地球生态链崩溃,具体表现可以参考火星,总结就4个字“荒芜寂静”。

地核为什么在加速冷却?

地球平均半径6371公里,从结构来看,地球可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核:主要物质为铁和镍,其他物质为硅、硫、氧、氢等,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

地幔:上地幔由橄榄石、辉石以及其他矿物质组成,下地幔由主要由布里奇曼石组成。

地壳:主要由富含硅和铝的硅酸盐岩石所组成。

为什么地核温度高达4000~6500℃,我们居住在地球上,却感觉地下的土地冷冰冰呢?

主要原因是地幔太厚了。

地核的热能跟一杯开水的热能,理论上是一样的,都会向外传递热量。

大洋地壳平均厚度才6公里,而地幔厚度高达2800公里,我们接触的地壳,只是鸡蛋壳而已,跟整个鸡蛋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

地核产生的热能,被厚厚的地幔全方面锁住,导致这股热能很少能穿过2800公里,抵达地面,只有极少数区域才行,中美俄正在积极开发的地热能,核心原理就是找个薄弱的天选之地,不断吸收地核热能。

我们没有深入地下,为什么知道地核在加速冷却?

在《核心-地幔边界单晶布里奇曼石的辐射热导率及其对地球热演化的影响》这篇文章中,明确提到了“布里奇曼石”这种物质。

跟外地核近距离接触的下地幔,主要组成物质就是布里奇曼石,这东西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能保持稳定,所以我们只要研究布里奇曼石,就能反推出地核一系列数据。

经过大量研究,科学家发现布里奇曼石的热导系数是假设的1.5倍,所以,地核正在加速冷却的真相,是原先的假设数据被推翻了,在带入新的数据模型后,才有了“地核正在加速冷却”的说法。

地核正在冷却,留给人类的时间还有多少?

虽然“地核加速冷却”是数据计算错误,但“地核正在冷却”,是正在且真实发生的现象,据科学研究,在过去几十亿年中,地核温度大概下降了500℃。

假设地核温度5000℃,45亿年降温500℃,只要450亿年,地核就会完全冷却。

是不是代表,450亿年后,地球才会变成“死星”?

实则不然,因为只要地核温度降低到某个阈值,不足以支撑地球磁场,那么地表生物将会纷纷死亡。

由于推算极其复杂,以及大量现象没被攻破,科学家也只能大概估测出,地球距离变成“死星”,还有几十亿年的时间。

其实哪怕地核热能永远不流失,也不可能拥有超过50亿年的寿命,因为太阳的寿命,决定着地球的寿命。

当太阳“死亡”进入红巨星阶段,膨胀半径将达到1.5亿公里,到时候,太阳会将地球完全吞没,所有物质都会被被高温等离子体逐渐汽化。

看似太阳距离红巨星阶段还有约50亿年,但太阳异常升温会提前产生,地球生态链崩溃会早于50亿年。

所以,地球真正的危机不是来源于内核冷却,而是恒星死亡,我们必须要在10~20亿年内拥有星际迁徙的能力,才能避免这场危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