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有叛逆、好动、沉溺网络,不愿与人交往的表现,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从学习《弟子规》的礼仪开始。学习《弟子规》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不良风气,从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系统教起,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他人做起。让孩子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礼仪的好处,利人利己。
提升语感和记忆力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弟子规》三字为一句,琅朗上口,极富韵律和节奏,可锻炼幼儿的语感,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很有帮助。
长期诵读,幼儿会随口就背诵下来,可以通过节奏刺激幼儿的大脑细胞,让孩子的大脑细胞更加活跃和敏锐,幼儿的记忆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其实,孩子在6、7岁的时候大脑的重量已经是成人的90%了,正是大脑接受大量信息刺激的较佳时期,此时“越动脑、越聪明”。
增长孩子的见识
《弟子规》是依据《论语》编写的,学习过程中还会接触到各类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三字经》、《千字文》、《二十四孝故事》、《德育故事》等相关内容,其中蕴含了大量的风俗礼仪、人文智慧、成语典故、伦理道德等中国文化精髓,孩子在读诵时,不仅体验到母语的优美,同时又增长了见识。
爱众亲仁,善以待人
《弟子规》中的爱,成为一种大爱,先用“见人善,即思齐”“非圣书,屏勿视”的方式提离个人修养,然后从爱亲人开始,进而爱国家、爱整个天下。当爱推己及人,当朴素的亲人的情感发展为爱他人、爱国家、爱世界的情感时,爱的境界就得到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华。
《弟子规》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是根,是基础,是敲门砖,在当代,《弟子规》不仅仅被用于幼儿教育,而且被运用到中学教育,甚至是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中,远远超出了最初的蒙学教育范围。
只有学好《弟子规》,才能拿到打开我们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才能领悟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从此走向幸福的人生之路。不仅孩子要学,家长更要学,因为言教不如身教,只有我们家长自己学好了,做到了,孩子才能学得更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