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年3月6日下午两点
地点:岩土中心607
报告一
题目: 极浅埋大跨度连拱隧道模型试验研究
主讲人:袁超
内容简介:极浅埋连拱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因施工工序繁多而变化复杂,如果对围岩应力控制不当,极易导致大体积塌方。模型试验能够较好的模拟围岩应力随开挖步骤的变化过程,揭示围岩的力学行为随开挖过程的变化特征。本报告以长城岭连拱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围岩力学变化特征进行模拟,并结合数值分析验证模型试验的结果,揭示了该隧道围岩应力变化规律,对连拱隧道的支护设计及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报告二
主讲人:聂利超
题目: 隧道含水构造激发极化法超前探测研究
内容简介:隧道前方含水构造的超前预报是地下工程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激发极化法对水体响应敏感的特点,将其引入到隧道含水体超前探测研究工作中。从理论正演、物理模拟、解译方法等方面入手对激发极化超前预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解决了隧道中激发极化超前探测的数值正演难题,并通过对典型含水体的正演研究得到了视极化率对含水构造的响应规律,发现视极化率曲线的极大值是表征掌子面前方含水构造存在的重要特征。其次,推导了隧道掌子面前方多个含水构造激发极化法超前探测的理论解公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马奎特快速反演方法,同时对视电阻率和激发极化数据进行反演,使之对初始模型参数依赖较小,收敛速度较快,精度较高,并对隧道前方存在多个含水构造模型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反演。最后,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激发极化法观测数据对掌子面前方的含水体响应敏感,预报的含水体位置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用于隧道含水地质构造超前探测的有效性,为解决隧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