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翊国,男,1976年生,山东郓城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山东大学隧道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研究所所长。现主要从事地质灾害超前预报与防治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2001年毕业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获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学士学位,2001-2006年硕博连读,2006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7月到山东大学岩土中心工作,2009年晋升副教授,201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各1项),主持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一项,主持和参与其他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企事业委托工程项目20余项;作为科研骨干参加国家973项目3项,863项目1项。获国家授权专利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0余项),参编学术专著3部;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60余篇。学术论文被中国引文数据库他引600余次,一篇论文获201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并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引用100余次)。目前是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中国国家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多个SCI /EI 收录领域权威期刊的审稿工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作为大会秘书长组织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2次(分别为“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岩爆、突水突泥灾害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治控制技术”)。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10余次。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和灾害控制”学术骨干,大型地下洞室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术骨干,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团队学术骨干。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比赛金奖1 项和一等奖1 项,山东省特等奖3项,获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10余项国家重大工程,如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长度7800米,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长公路海底隧道),锦屏二级水电站(世界公认的高压岩溶裂隙水重大难题工程),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储油洞库(中国第一座300万方大型地下油库),湖北沪蓉西高速公里沿线隧道(当时最难建的山区公路),青岛地铁工程等,研究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项。
研究领域:
隧道不良地质超前预报与治理新技术与新方法
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灾害防治
数字钻探新技术与新方法
地下能源储库工程地质问题
新能源(页岩气、可燃冰)开发工程地质问题
联系方法:
电话:0531-88399390;13953166233
E-mail: xieagle@sdu.edu.cn
通讯地址: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岩土中心 邮编:2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