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浩


 

 
姓名: 许振浩
职称: 副教授
系(中心):365bet备用网站
电话:0531-88395428
邮件:zhenhao_xu@sdu.edu.cn
通讯地址:山东大学365bet备用网站
邮编:250061

 

              

 

个人主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Zh_Xu_chinese_Name_xuzhenhao/publications
 

个人简历:
许振浩,男,湖北恩施人,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毕业,并辅修武汉大学工程管理专业,2013年于山东大学(西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毕业,博士期间赴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访学一年。
2015年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与EI收录2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40余项,在审发明专利20余项。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一种地下水模拟研究新方法:拓扑管网法(图论管网法),并开发了裂隙介质、孔隙介质、裂隙-孔隙双重介质内的地下水渗流模拟计算程序,及裂隙网络生成与连通性分析程序。
在地下水数值模拟理论与方法,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突水突泥灾害风险评估与控制,裂隙网络建模,地下石油储库水封机理等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工作,作为科研骨干参与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湖北省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项目、沪蓉西高速项目、宜万铁路项目、三峡翻坝高速项目、宜巴高速项目、保宜高速项目、利万高速项目、黔张常铁路项目等30余项纵横向课题,在科研与工程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欢迎基础好、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报考,表现优秀优先联系与推荐出国深造。
教育背景:
2011/09 - 2013/06:西澳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联合培养博士
2007/09 - 2011/09:山东大学,岩土工程,博士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地质,访学(一年)
2003/09 - 2007/07: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工程(工程地质方向),学士
                 武汉大学,工程管理,辅修第二专业
工作履历:
2016/09-至今:副教授,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365bet备用网站
2013/08-2016/08:讲师,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365bet备用网站
研究领域(方向):
  1. 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与程序研发

  2. 岩溶水文地质及隧道工程突水突泥机理、风险评估与灾害防治

  3. 裂隙岩体水力学特性、裂隙网络模型与地下石油储库水封机理

学术兼职和社会兼职:

  1. 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会员

  2.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会员

  3.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 理事

  4. 西澳华人科学家协会 会员

  5.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 Mathematic Problem in Engineering,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等国际与国内期刊审稿人

开设本科、研究生课程:

  1. 水文地质学

  2. 高等水文地质学

  3. Rock Fractures and Fluid Flow

  4. 地质学

目前承担纵向课题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地下石油储库节理裂隙岩体水封机理及水封有效性评价研究,第1负责人

  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大型地下石油储库渗流特性与水幕优化方法研究,第1负责人

  3.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地下石油储库自适应裂隙网络模型与水封安全评价,第1负责人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隧道工程岩溶蓄水构造赋存规律与涌突水量预测方法,第1负责人

  5.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充填型岩溶蓄水构造形式与突水突泥致灾机理研究,第1负责人

  6.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深长岩溶隧道涌突水量预测方法,第1负责人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长隧道高压大体量突水动力灾变演化机理及其分析方法研究,第2负责人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岩体破裂突涌水应力-渗流-损伤耦合演化机理及数值分析方法,第2负责人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考虑吸附解吸与有效应力耦合作用的煤岩渗透性演化机理研究,第2负责人

  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水突泥机理研究,第2负责人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水力耦合作用下三维裂隙岩体破裂的时空演化机理研究,第2负责人

目前承担横向课题项目:

  1. 隐伏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及鄂西山区岩溶处治技术研究,第1负责人

  2. 利万高速深长隧道涌水突泥预测预警与灾害处治关键技术研究,第1负责人

  3. 特长岩溶隧道地质灾害预控分析融合技术及安全快速施工成套关键技术研究,第1负责人

  4. 湖北省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围岩稳定性监控,第1负责人

  5. 湖北省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底板综合探测,第1负责人

  6. 湖北省利万高速衬砌监测项目,第1负责人

  7. 黔张常铁路楠木坨隧道,林家坪隧道,赵楼坡隧道、管寨坡隧道,安子村隧道,麦地湾隧道,陈家沟一号隧道,陈家沟二号隧道,陈家沟三号隧道,茅坪隧道,金龙村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第1负责人

  8. 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建始(陇里)至恩施(罗针田)段第TJ-4标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项目,第1负责人

曾经参与项目:

  1. 国家973计划课题:深长隧道突水突泥重大灾害致灾机理及预测预警与控制理论,参与人

  2. 国家973计划课题子项:突水前兆信息演化规律及实时监测理论,模型试验参与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压大流量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超前预报和治理,超前地质预报现场负责人

  4. 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高风险岩溶隧道不良地质预报与灾害控制研究(依托三峡翻坝高速季家坡隧道、天鹅岭隧道、鸡公岭隧道),现场负责人

  5. 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B类):基于数字钻孔与数字图象技术的岩土细观介质与强度空间分布研究,参与人

  6.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地下河岩溶大厅地质演化及其下伏充填型岩溶突水突泥机理研究,负责人

  7. 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项目:大型地下储油洞库节理裂隙岩体渗流特性及其对围岩稳定和水封效果的影响研究,参与人

  8. 黄岛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工程项目:国家石油储备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监控量测与稳定性控制研究,参与人

  9. 湖北省保宜高速公路项目:深长岩溶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及灾害控制技术(依托保宜高速红岩寺隧道、尚家湾隧道),参与人

  10. 湖北省宜昌至巴东(鄂渝界)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依托宜巴高速石门垭隧道、郑家垭隧道、马家坡隧道、段家屋隧道、天池岭隧道、楚阳隧道),现场负责人

  11. 三峡翻坝高速季家坡隧道衬砌压裂突水注浆封堵效果检验与安全风险评估,现场负责人

  12. 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高风险岩溶隧道地质灾害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依托沪蓉西高速齐岳山隧道、乌池坝隧道),参与人

  13. 沪蓉西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谭家坝隧道、猪草湾隧道、马尾井隧道、龙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超前地质预报负责人

  14.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云雾山隧道、大支坪隧道、堰家坪隧道、沙坪隧道、红瓦屋隧道、榔坪隧道等隧道的部分高风险段超前地质预报研究项目,超前地质预报负责人

  15. 沪蓉西高速公路齐岳山隧道岩溶水治理项目,现场负责人

代表性论文(第一或通讯作者文章):
  1. Z.H. Xu*, G.W. Ma, S.C. Li. A Graph-theoretic Pipe Network Method for water flow simulation in porous media: GPN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Fluid Flow, 2014(45):81-97. SCI. 

  2. S.C. Li*, Z.H. Xu*, G.W. Ma. A Graph-theoretic Pipe Network Method for water flow simulation in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s: GPNM.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4(42) 247-263. SCI. 

  3. S.C. Li, Z.H. Xu*, G.W. Ma, W.M. Yang. An adaptive mesh refinement method for a medium with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The enriched Persson’s method.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 2014(86):41-50. SCI. 

  4. G.W. Ma, Z.H. Xu*, S.C. Li. An enriched K-means clustering method for grouping fractures with meliorated initial centers. Arab. J. Geosci., 2015 (8):1881–1893. SCI. 

  5. J. Wu, S.C. Li, Z.H. Xu*, X. Huang, Y. G. Xue, Z. C. Wang, L. P. Li. Sep. 2016.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Escape-Route Optimization after Water Inrush in a Backward-Excavated Karst Tunn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04016096. (Online)

  6. L.P. Li, T. Lei, S.C. Li, Z.H. Xu*, Y.G. Xue and S.S. Shi. Dynamic risk assessment of water inrush in tunnelling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Geomechanics & Engineering, 2015, 9(1):57-81. SCI.

  7. 孙超群, 程国强, 李术才, 李利平, 许振浩*, 郭明, 林鹏. 基于SPH的煤岩单轴加载声发射数值模拟[J]. 煤炭学报, 2014,11:2183-2189, EI.

  8. 许振浩*, 李术才, 李利平, 陈军, 张之淦, 石少帅. 一种典型的岩溶隧道衬砌压裂突水灾害成因与防治.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30(7):1396-1404, EI.

  9. 许振浩*, 李术才, 李利平, 陈军, 石少帅. 基于风险动态评估与控制的岩溶隧道施工许可机制. 岩土工程学报, 2011,33(11):1714-1725, EI.

  10. 许振浩*, 李术才, 李利平, 隋斌, 石少帅.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岩溶隧道突水突泥风险评估. 岩土力学, 2011,32(6):1756-1766, EI.

  11. Z.H. Xu*, G.W. Ma, S.C. Li. Topology analysis method for water flows in 2D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46th US Rock Mechanics/Geomechanics Symposium, Chicago, USA. 24-27 Jun 2012. EI.

  12. Z.H. Xu*, S.C. Li, L.P. Li, S.S. Shi. An innovation simulation method for flow state evolution laws of water inflow and inrush in course of tunnel excavation (Part I: theories).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 Materials, pp. 2565-2570, Haikou, China, 18~20 Jun., 2011, EI.

  13. Z.H. Xu*, S.C. Li, L.P. Li, S.S. Shi. An innovation simulation method for flow state evolution laws of water inflow and inrush in course of tunnel excavation (Part II: applic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Building Materials, pp 1104-1108, Kunming, China, 29~31 Jul., 2011, EI.

  14. 许振浩*, 李术才, 张庆松, 李利平, 张霄, 高阳, 原小帅. 组合爆破法TSP超前地质预报研究,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报), 2009,39(4):45-49,68.

  15. Z.H. Xu*, S.C. Li, G.W. Ma. Topology analysis method for water flow in 2D porous media. Proceedings of the 7th Asian Rock Mechanics Symposium, Seoul, Korea. 15-19 Oct 2012.

  16. Z.H. Xu*, S.C. Li, G.W. Ma. Topology analysis method for water flow in 2D dual media.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Gold Coast, Australia. 25-28 Nov 2012.

  17. Z.H. Xu*, S.C. Li, L.P. Li, et al. Comprehensive detection system of geological precursory characteristics for rock burst and water inrush [C].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ckburst and Seismisity in Mines. Dalian: Rinton Press, 2009: 1441-1446.

  18. 张庆松*, 许振浩, 李术才. 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报), 2009,39(4):7-11,29.

  19. 许振浩*, 李术才, 张庆松, 刘斌, 张霄, 葛颜慧. TSP超前地质预报不良地质体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8,4(4):640-644,716.

  20. 赵少龙, 张乐文, 许振浩*, 林鹏, 何树江.平行裂隙条件下水幕孔间距与压力对地下储油洞库水封性影响分析. 隧道建设, 2016, 36(12): 1478-1486.

  21. 周轮, 李术才, 许振浩*, 吴静, 何树江, 黄鑫, 朱兴礼. 隧道施工期超前预报地质雷达异常干扰识别及处理. 隧道建设, 2016, 36(12): 1517-1522.

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第一/二发明人):

  1. 许振浩,李利平,李术才,等. 相似模型试验中无充填型溶洞或岩溶管道系统及埋设方法,发明专利,ZL 200910017562.6;(2011-04-13授权)

  2. 许振浩,李术才,李利平,等. 一种改进的TSP超前地质预报信号触发与接收系统与方法,发明专利,ZL 201110276213.3;(2013-11-06授权)

  3. 许振浩,郭明,李利平,等. 一种组合式自动布设雷达天线轨道设备及测试方法,发明专利,ZL201310597343.6;(2016-01-13授权)

  4. 李术才,许振浩,李利平,等. 一种隧道TSP超前地质预报信号多通触发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 201110278401.X;(2014-06-18授权)

  5. 李利平,许振浩,林鹏,等. 一种用于隧道监控量测中的收敛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发明专利,ZL 201310597993.0;(2016-08-17授权)

  6. 林鹏,许振浩,李利平,等. 一种用于隧道监控量测中的收敛计恒力矩加载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 201310597358.2;(2016-06-01 授权)

  7. 许振浩,周轮,李术才,等. 车载式隧道全空间裂隙网络检测成像与预警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ZL 201510036956.1;(2015-05-13公开)

  8. 许振浩,张延欢,李术才,等. 一种车载式全断面红外探测超前地质预报装置及其方法,发明专利,ZL 201510172132.7;(2015-07-22公开)

  9. 许振浩,孙超群,石少帅,等. 隧道拱顶沉降自动测量报警仪器及使用方法,发明专利, ZL 201510604296.2;(2015-12-16公开)

  10. 许振浩,潘东东,林鹏,等. 一种液压控制冲箱式造波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 201610164488.0;(2016-08-03公开)

  11. 许振浩,刘聪,孙超群,等. 基于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岩体渗流路径观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ZL 201610157800.3;(2016-08-03公开)

  12. 许振浩,黄鑫,吴静,等. 一种基于水深变化的示踪探头位置调节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 201610162204.4;(2016-08-03公开)

  13. 许振浩,黄鑫,林鹏,等. 一种不规则断面流量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发明专利,ZL 201610162258.0;(2016-08-10公开)

  14. 许振浩,刘聪,孙超群,等. 一种研究管涌破坏过程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发明专利,ZL 201610210085.5;(2016-08-17公开)

  15. 许振浩,郭明,李利平,等. 一种组合式自动布设雷达天线轨道设备,实用新型专利,ZL 201320746606.0;(2016-01-13授权)

  16. 许振浩,周轮,李术才,等. 车载式隧道全空间裂隙网络检测成像与预警系统,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20050136.3;(2015-05-13公开)

  17. 李利平,许振浩,李术才,等. TSP超前地质预报的组合信号触发布线结构,实用新型专利,ZL 201120286914.0;( 2012-05-09授权)

  18. 李术才,许振浩,李利平,等. 一种隧道TSP超前地质预报信号多通触发装置,实用新型专利,ZL 201120351336.4;(2014-06-18授权)

荣誉奖励:

  1. 2015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1/1

  2. 2014年,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6/10位

  3. 2014年,湖北省公路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第6/25位

  4. 201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7/24位

  5. 2013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8/10位

  6. 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20/31位